46中文 > 古玩行述记 >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又见重器
  听到房间内传来了极为不友好的语气和意思,秋霁白心就揪了起来。

  “这杜森得把里面的人得罪成什么样啊?还没说话呢,就要直接给撵出来。”

  秋霁白心里嘀咕着,就瞄好了往后退的路。

  可他还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儿呢,就听到杜森说道:“老张!你别不识好歹。我买了你那么多东西,让你发财,你不说声谢谢就完了,还骂我。吃饱了就打厨子是不是?”

  这时候,秋霁白才看明白房间里的情况,同样的两张床,一张上面摆着的是各种铜器。有炉、鼎、镜、盘,还有筒灯、铜壶、铜盏,靠床的里面还有几尊铜造像。

  只是匆匆地扫视一遍,秋霁白就知道这些铜物件儿的主人是个高手,大玩儿家。因为这些铜器都是老的、高路分的东西。

  再看对面床上斜靠着一个戴眼镜,四十多岁,留着络腮胡须的男人,正斜着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杜森。同时,还时不时地延伸一下目光,瞄了几眼秋霁白。

  而在这张床尾,正有两个岁数差不多三十左右的男人正坐在那里看东西。

  把手里正盘玩儿的一只锃光瓦亮的小香炉放到破桌子上后,老张坐直了身子,说道:“杜三木!你小子可别提发财的事儿了。你那次从我这儿买东西不是把价钱压到姥姥家才拉倒的。我也是倒霉,谁的嘴我都能对付,就是说不过你。”

  看了一眼秋霁白,然后接着说道:“今儿个你又来扫我什么来了?上次那只熏香炉你整整让我少赚了小两万,我现在看见你脑袋都疼。”

  嘿嘿一笑,杜森为老张和秋霁白相互做了介绍。

  原来这个老张名叫张继新,是山东人。专门玩铜器,在北方古玩行儿里素有“老铜张”的雅号。

  从两个人的对话中,秋霁白也听明白了,杜森没少在张继新的身上卡有水。

  “张哥!以后还请您多多照应。”

  秋霁白主动跟张继新握了握手,客气地说道。

  张继新上下打量了一下秋霁白,笑呵呵地说道:“兄弟!好说!都是行儿里人,什么都好说。就是你别跟杜三木那小子一样,使劲儿地压价,让我没活路就行。”

  呵呵一笑,秋霁白没有发表意见。

  “得了!别扯没用的。老张!我今天带霁白来,就是想再看看你藏起来的那几件儿高货。别看我这位兄弟年轻,可是实力雄厚,只要看上的东西,几百万的交易眼睛都不眨一下。”

  杜森把秋霁白都快吹上天了。可在这个档口,秋霁白也不好当面戳穿他。

  “高货?我哪儿来的高货。”

  说着,张继新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房间里的另外两个人。那两个人也是明白人,当即就放下手里的东西,交代了两句话后,就出去了。

  可听脚步声,两个人都没有走远,看来是在门口守着呢。

  “行了!老张!别整的跟特务接头似得。我们是诚心看东西的,合适了就谈买卖,不合适就拉倒,何必这么紧张呢。”

  杜森一屁股坐在床上,抄起了刚才杜森盘玩的那只小香炉,端详了起来。

  “这可不行!”还没等杜森看明白,张继新一把就抢过来了,说道:“这只炉子我多少钱都不卖。”

  杜森一愣,说道:“宣德炉啊?把你宝贝成那样。”

  “什么也不是,我就是不卖。”

  张继新仔细擦了擦铜炉表面,就好像被杜森给弄脏了一样。

  秋霁白看的明白,那只炉子就是一只明晚清早的铜琴炉,是古人抚琴时燃香的炉子。做工绝对考究,但也谈不上是官器,最多也就是民仿官的细路货。

  而张继新之所以把这只琴炉视为珍宝,完全就是出于喜欢之情吧。

  杜森也没说别的,接着要求张继新把好东西拿出来。

  摇摇头,张继新说道:“东西我倒是有一件儿,但这件东西我已经答应别人了。再说了,这件东西有点儿腥,不敢拿出来。”

  “腥活儿?”

  听明白张继新说的意思后,秋霁白两个人也就明白他为什么要让自己两个跟班到外面守着了。

  “别说那些有的没的。”杜森不以为然地说道:“腥不腥的看了再说。”

  “真拿你没咒儿念。”

  张继新发了一句牢骚后,就从床底下拽出来一只旅行箱。杜森伸手帮忙,两个人费了点儿力气才把箱子搬到了床上。从张继新的动作上看,并不是因为箱子沉,而是担心把里面的东西弄坏了。

  把箱子拉链拽开,打开箱盖,就看到里面塞满了泡沫,还有气泡纸。看不见东西是什么,但从这个架势上看,挺贵中。

  “什么呀?裹得这么严实。”

  杜森问道。

  “你小点声。”

  往门口看了一眼后,张继新动手把气泡纸逐层打开。

  再打开最后一层包装后,展现出来的是一件青铜器。长方形,长有四十多公分,宽有三十公分左右。上口大,下部小,上有盖子,底部四个兽足。全身都有细小的蛇形纹饰。

  整体都结满绿森森的铜锈,猛地看上去就像刚出土的春秋战国时候的青铜器。

  “我去!老张!你咋还有这东西呢?不让买卖,要是一个不留神,被人举报了,非得判你几年不可。”

  看到东西的时候,杜森不由地小声说道。他是有点儿害怕了。

  张继新也是点了一下头,说道:“这东西我是从一个外国人手里按下的,钱都还没给呢。要价太高了,要两百二十万,还一分不讲。我就琢磨着,找个下家儿出了,当回‘包袱斋’(旧时候,古玩行里眼力好的人,没钱开店,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‘搂货’,然后转手卖出。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‘包袱斋’)。”

  “那你风险不小啊!我瞅着这东西真地道。”

  杜森连手都没敢伸,生怕那个没留神把这件两百多万的宝贝碰掉了渣儿。

  张继新也是压着声音说道:“我这也是入行以来头一回。咱们哥们多少年了,要不然我可不敢给你看。”

  说着,就把目光转向了秋霁白,问道:“小兄弟!你看看这件儿东西入眼不?要是看中了,二百二十万是底,你给我个三万、五万的酒钱就行。唉!这玩意儿在我手里我睡不着觉啊!”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