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中文 > 古玩行述记 > 第四十六章 鉴别古画
  看到秋霁白的出现,何伟长马上就呆立在当场。不是惧怕,而是他清晰地预感到,自己和杨双庆处心积虑设下的局,今天会坏在眼前这让他屡次吃瘪的年轻人手里。

  杨双庆当然不认识秋霁白,在李天禄为他们介绍的时候,还主动伸手去和秋霁白握手打招呼。

  “这个小伙子是我女儿的朋友,也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感兴趣,我就把他带来一起见识见识。”

  李天禄有意地强调了秋霁白和自己的关系,这也是为了避免日后何伟长找秋霁白的麻烦。毕竟他自信在商界还是有些影响力的,何伟长多少会忌惮一点。

  “啊……啊!来!请!我们里面聊。”

  何伟长反应过来后,就请李天禄、秋霁白和李碧瑶三个人进到会客厅里。

  里面已经准摆好了招待的规格。不但有各式西安的小点心、各种应季水果,还特别在显眼的位置摆放了一瓶正醒着的红酒。

  “姓何的没安好心,这是想把我爸爸喝的晕晕乎乎后,骗他。”

  李碧瑶悄悄地对身边的秋霁白说道。为了把戏演的逼真一点儿,李碧瑶特意地和秋霁白走得很近。

  听了李碧瑶的分析,秋霁白也是觉得她的话说得也有道理。毕竟看古董文玩必须眼光毒辣,尤其是鉴定古代书画作品,更是要火眼金睛,容不得半点沙子,稍有不慎就可能看错打眼。

  果然,刚刚坐定,杨双庆就把分酒器拿了起来,说道:“李先生!这是正宗地波尔多干红,醒的也恰到好处。听老何说,您对红酒文化也很有研究,咱们今天就来个中西合并,饮食文化和古代书画艺术一起鉴赏。”

  说着就为李天禄倒了一杯。

  “呵呵!好啊!知我者何伟长也!”李天禄来而不拒地说道:“我正好此道。”

  话落就端起酒杯,在鼻子前过了一下,仔细闻了闻。然后才把杯子送到嘴边,抬手,轻轻地抿了一口。

  “嗯!不错。确实是法国进口的。就是年份差了一点儿,酒里的生涩味道还没有退干净。”

  李天禄不假思索地评鉴道。

  实际上也是如此,就以何伟长和杨双庆这两个勾搭连环的奸商,即便是为了做成一笔坑人的买卖需要投入,两个人也不会下太大的本钱。

  “呵呵!还是李先生见多识广啊!我们都不懂,好不容易找到了法国进口的红酒,就以为是好的。没想到还不是高级货。”

  不得不说,杨双庆的奸商思维反应真快,脸皮也是够厚的了。

  李天禄大度地一笑,说道:“不管怎么说,还是感谢两位的有心招待。今天我们主要目的是来看字画的,喝什么、吃什么不重要。好了!我们进入正题吧。”

  “嗯!也好!”

  杨双庆答应着,然后看了一眼何伟长。

  何伟长则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。这个时候,他内心里只是期盼着秋霁白对古代书画不那么精通。

  否则,今晚自己和杨双庆在古玩行里的名声很可能就被打上“骗子”的标签了。

  “前几天,我在西安一个老藏家的手里收了一张明代沈周的《山行图》。我们一块欣赏一下。”

  说着,几个人就在杨双庆的引领下,来到了房间靠里面的一张桌子前。这小子还煞有其事地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副手套、发大镜,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。

  秋霁白内心一阵好笑,暗说:“当骗子到了这样的程度,也算是职业的了。”

  在何伟长的配合下,杨双庆展开了一幅六尺开的卷轴,众人眼前立时出现了一幅设色山水。

  李天禄不禁眼睛一亮,“好气势啊!这幅画笔力够老辣的。”

  说着,就拿起放大镜,开始对画幅各个细微之处开始鉴赏。

  看到自己爸爸只看了一眼,就沉迷其中,李碧瑶开始着急起来。她一直对何伟长没有好印象,直觉告诉她这幅画不会是真的。

  轻轻在秋霁白的腰眼儿上戳了戳,那意思是你赶紧行动啊!

  秋霁白当然明白李碧瑶的小心思,回头淡然一笑,示意让她放心。然后,就用没戴手套的手轻轻摸了摸纸张,特别是背面。

  秋霁白心里一笑,就对眼前这幅画时代判别有了九成的把握。

  接着,他就微微向后退了半步,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地看了四五个来回。

  最后,又把目光落在了题款处,仔细认真地看了看字迹。

  然后就站直了身体,转身对李碧瑶微微笑了一下。

  “呵呵!霁白啊!这幅画我觉得还不错,你怎么看?”

  看到秋霁白看完了,李天禄极有深意地问道。

  秋霁白也谦和地一笑,说道:“叔叔!我也看过了。”

  这个“叔叔”的称呼也是演戏的一部分,让何伟长和杨双庆知道两个人的关系不一般。

  “那你什么意见?”

  展眉一笑,秋霁白说道:“这幅画临的不错,可以说与真迹相差无几。”

  “仿的?小伙子!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啊!这件儿东西在老藏家手里也不下三十年了。你说是仿的?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。”

  杨双庆脸色阴沉地说道。

  点点头,秋霁白说道:“沈周的山水画艺术是在继承元代四打家之一的王蒙画风,兼顾南宋院体风格,构图严谨、笔法工整、布局缜密。后取法吴镇,兼营倪瓒、黄公望等人画法,形成其构图简练、用笔凝重、笔墨浑厚苍茫、草草而成的特点。从绘画风格上来说,这幅画整体气势同沈周的笔墨非常相近,可以说如出一辙。”

  听过秋霁白的专业鉴定意见,杨双庆依旧是不服气地说道:“既然你说这幅画同沈周的真迹如出一辙,那你怎么能确定它是仿的呢?”

  淡然一笑,秋霁白说道:“这张画儿的纸有问题。”

  说着就把画的一边向上一翻,指着背面发黄的纸面,说道:“按照古画装裱的规矩来说,画的背面都是要上一层蜡的。就是先把腊涂在画纸上,再用光滑的鹅卵石慢慢赶匀。目的是为了防潮。因为这样的画儿在古时都是挂在墙上的,上蜡就是为了避免墙面返潮,造成画面发霉、变色。”

  顿了一下,接着说道:“显然,这幅画的背面却少了这一道工序,而且发黄的颜色有明显的中药熏蒸做旧的痕迹。”

  秋霁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幅画作伪的证据。